站在普通百姓角度划重点《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站在普通百姓角度划重点《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让我们看一看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看,需要关注哪些要点?
分层分类做好养老服务,让高龄失能老人老有所养,让低龄健康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一样重要。但只有老有所养才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通俗的说,还是先解决刚性需求。老有所为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引导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所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事业和产业的边界逐渐清晰。基本养老服务就是保基本,兜底线的。)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性措施;是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各尽其责(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服务一起上,不能单纯靠政府,靠自己最靠谱;另外,还要社会市场参与,需要相关机制。)
《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包含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三大类16个服务项目,并分别明确了每个项目的服务对象和内容(除外特困,特别强调高龄失能。基本养老服务才是需要重点支持的服务内容。)
实现普惠性养老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毋庸置疑,普惠型项目是支持的重点。目前看来,普惠型项目也是各地最早形成连锁化经营的养老机构业态。)。
小编观点: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进入加速老龄化,是在社会财富积累和相关准备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发生的,虽然从2013年,国家开始逐步把养老产业当做战略重点来关注。但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来,问题依然很多,当下最根本的矛盾还是社会需求巨大,但是实际的支付意愿和能力和养老从业机构的成本覆盖存在着复杂的博弈关系。绝大多数的养老院还是在依靠政府的补贴来度过这个难关的。这还得说是依然存活的主体。
再结合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新生人口数量下降,社保金和医保金不足等现实情况,适合中国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态势,小编的基本判断是:未来几十年都会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形式,自主健康和自主养老的理念和实践将成为主要的养老策略和理念。当然自主和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是从来不冲突的。